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
机械制图是中、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具备扎实的读图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今后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该课程涉及知识点多、涵盖面广,对学生的形体空间想象能力、图形准确表达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缺乏空间思维能力而丧失兴趣,导致学习困难。同时该课程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除了该课程的传统内容外,还包括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机械加工工艺、公差与配合等专业知识,传统理论教学过程中强灌式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极易让部分学生产生抵触,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极为不利。
通过近几年各高校的教学改革研究,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已有较多成果。在该课程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手段、书本结合实践、双证教育等方面,在各校教改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以达到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中、高等院校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时,从3年前的96学时调整到现在的8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制图国标、制图基本技能、基本体投影、立体表面相交、组合体、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零件图、装配图等。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的国标、制图理论不断涌现,客观上扩充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内涵,学时短、内容多,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最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是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制图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依据本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作用和定位,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的教材,同时对该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精简大量点、线、面投影等画法几何的内容,增加目前机械制造行业中常用的展开图和焊接图,且将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应用贯穿到本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达到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相衔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关于空间几何元素及立体在平面上图示的原理和方法的课程。传统的黑板、模型加挂图的教学方式呈现出的直观性强,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绘图时间过长,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在机件立体的表达形式中,投影线条展示不具体,部分学生因空间思维能力局限,理解较为困难,即使教师课堂讲解已经很形象生动,但教学效果还是一般。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中单纯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中、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经过多次调研及持续改进,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利用CAXA三维软件制作用于课堂讲解的机件模型,教学中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机件立体及投影,既可加深学生的空间拓展能力,又大大节约了传统绘图的时间,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深度有机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强化学生对机械制图模型及陈列柜的动手能力是要求学生在实际中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贯穿应用,在机械制图模型及陈列柜动手过程中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点,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会看图或会抄画图上,也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量仪器,掌握常用机械零部件的测量方法,不但能利用铅笔、直尺手工绘制零件草图、轴测图及装配示意图,也能将铅笔、直尺转化为鼠标、键盘,利用软件绘制各种机械图样。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与生产一线的结合,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际生产中常用的典型机械零部件的测绘,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辅助讲解,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基于行动导向教学范式的教学平台,完成集测绘、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整体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五、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应用能力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对零件生产、装配工艺的直接感官认知,提升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中加工基准、尺寸标注、形位公差标注、工艺结构等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机械制图课程各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与职业意识。
在实践环节上避免走马观花、形而上学,需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学习,并加强学生与生产一线人员的互动,让学生掌握不限于以下知识点:
1)轴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实际加工中出现中心孔、砂轮越程槽、退刀槽、倒角等工艺结构的作用;
2)盘盖类零件在实际中的作用及零件中凸台、凹坑、轮辐、螺孔等工艺结构的主要加工方法;
3)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零件中铸造圆角、拔模斜度、加强筋、肋板等工艺结构的作用;
4)车、铣、刨、磨、钻等主要加工方法可达到的表面质量;
5)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含义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6)螺栓、螺母等标准件和齿轮、弹簧等常用件的作用;
7)了解现代加工中心相对传统机床的优势及计算机辅助加工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七、结束语
机械制图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最早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绘图、读图能力乃至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严重时还会令学生对机械专业失去学习的兴趣。全国院校通过近3年在实际教学上的实施,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推陈出新,在教学手段上引入微课,加强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的应用,在实际动手能力上突出多样性和创新性。这些改革均取得一定的成效,课程的改革经验正在陆续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